李小华高级律师参加北京大学首届未名湖论坛暨金融政策监管研讨会并做主题演讲


由北京大学电子政务研究院、未名国际商学院、全国金融人才平台服务中心、商业投规划发展中心、中国科技金融促进会风险投资专业委员会等联合主办的第七届中国科技(电子政务)金融政策监管研讨会暨首届未名湖论坛在北京大学召开。

(左一开始:纯优、李小华、徐洪才、刘建


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制度是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的基础性制度。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遵循金融发展规律,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创新和完善金融调控,健全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推进构建现代金融监管框架,加快转变金融发展方式,健全金融法治,保障国家金融安全,促进经济和金融良性循环、健康发展。



(会议茶歇



本次会议共包含两个板块。上午在央视美女主播紫檀的主下由主办方致欢迎词,分别是北京大学电子政务研究院副院长杨明刚、科技部中国科技金融促进会秘书长翟书、国资委商业投资规划发展中心发展部主任薛文涛。随后由领导致辞,分别是原山西省省长、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现品牌中国战略规划院理事长刘振华;原国家科技部副部长、全国农业审计学会名誉会长、中共十四大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中国新技术新产品理事会名誉理事长韩德乾;IMI顾问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院原副院长李扬;中国工程院院士、电子科技委顾问、固体激光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周寿桓;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陆军;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总经济师、著名经济学家、金融学教授徐洪才;中国银行高级研究员、中国国际经济关系学会副会长、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谭雅玲;北京健康促进会常务会长张幼亮,并举行“中国数字政府金融资产研究院”成立仪式。



下午在国金中心书记、主任张信良的主持下由各方专家发表主题演讲并举行颁奖仪式。中国行为法学会金融法律行为研究会副会长、上海李小华律师事务所主任、高级律师李小华在主题演讲环节发表题为《金融科技法律政策边界问题——以上海的金融科技案件为视角》的演讲,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1.金融科技创新的影响与金融科技犯罪的现状及防范,提供金融科技监管基础及方向。2. 金融科技监管需平衡创新模式,监管政策需注重国际及国内有益经验。3. 金融科技创新及监管应体现法治精神,并付诸实践,引导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在法治轨道内,防范金融科技法律风险。(主题演讲报告后附)

高级律师李小华

中国行为法学会金融法律行为研究会副会长

上海李小华律师事务所主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金融工作要把握好几点原则:回归本源;优化结构;强化监管;市场导向。会议强调金融在实体经济发展中的辅助作用,突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同时着重阐述未来的监管架构和方向,设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协调监管,切实做好防控金融风险,促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实现金融稳定。特别是用电子政务系统支撑和服务金融,加快产业发展和落地很重要。

刘建

中国行为法学会金融法律行为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金融刑法研究所副所长


十九大报告提出,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电子政务、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把现代经济金融归入服务和支持产业体系中的一部分。深化经济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深化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附:

金融科技法律政策边界问题

——以上海的金融科技案件为视角

李小华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大家好我是上海李小华律师事务所主任李小华。金融科技是信息技术在金融领域应用的产物,以互联网企业为代表的新兴金融业态不断涌现;金融科技的发展需要监管机构及时、有效的监管;对金融科技产业的监管应当注重边界问题,正确引导民营经济参与金融科技产业发展,区分经济纠纷与刑事犯罪的区别;在政府加强金融监管、完善金融监管体系的同时,积极引入第三方法律服务机构对金融科技企业进行合法、合审查和政策引导。现结合本人律师执业经验就金融科技法律政策边界问题谈几点看法


金融科技创新的影响与金融科技犯罪的现状防范提供金融科技监管基础及方向。

金融科技技术带来的金融创新,对金融市场金融结构或金融服务的提供方式产生重大的影响金融科技产品涉及互联网第三方支付、大数据、金融云、区块链,这些新兴技术应用带动金融创新我国金融科技领域主要互联网金融相关。金融科技快速发展中亦带来新问题,互联网支付为例,互联网支付涉及利用金融科技实施非法占有他人财物行为等违法行为的法律定性例如我所律师承办上海泛亚以及安徽钰诚融资租赁有限公司“e租宝案件等一大批特大案件接连发生,涉及领域由实体经济向网贷、众筹、投资理财等资本运作转变,网络化手段凸显诸多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与集资诈骗罪案,涉案金额高达天文数字,划分经济纠纷、金融犯罪以及此罪与彼罪的不同界限,体现罪刑法定、疑罪从无司法原则;同时维护网络安全是金融科技健康发展和有效运用的前提。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开发布5件依法严惩网络犯罪指导性案例双重回归已成为金融科技发展的一个明显现象,即金融归金融,科技归科技。金融科技本质上属于科技,互联网金融作为金融科技的衍生产品属于金融范畴具有时代性及功能特性法律性质及地位均应予确定。


金融科技监管需平衡创新模式,监管政策需注重国际及国内有益经验

金融科技带动的金融产业转型是“智慧国家”战略的组成部分,上海亦大力推动金融科技企业、行业和生态圈的发展。陆家嘴管理局联合业界发布的2.0版“陆九条”,旨在通过打造全球最优金融科技生态圈计划,提升上海金融服务的辐射力和影响力。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不断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表示,为了更好发挥上海等地区在对外开放中的重要作用,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

2018上海金融法院的成立,意味着我国进入法律专业化的新时代,是金融发展的重要一步。近年来,金融案件频繁出现,案件数量众多;金融案件相比更加专业化、难度高;金融发展需要更专业的法律保障。上海正在全力推进“五个中心”建设,金融法院有力地促进审判体系现代化。完善金融审判体系,营造良好金融科技法治环境。世界各国在金融科技监管方面已经有诸多实践举措和有益经验,例如英国是国际上最早推出“监管沙盒”的国家,美国对金融科技的监管主要是功能监管与限制性监管,即不论金融科技的具体表现形式,凡是金融科技所涉及的金融业务,一并按其功能纳入现有金融监管体系。欧盟在维护金融消费者数据安全方面有着严格的规定。

面对金融科技相关风险强化金融科技监管制定金融监管政策兼顾新兴金融科技特点鼓励创新。构建新的金融科技监管框架,金融科技创新与金融监管之间寻求平衡,防范金融科技系统法律风险。


、金融科技创新及监管应体现法治精神,并付诸实践,引导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在法治轨道防范金融科技法律风险

金融科技发展应切实为实体经济服务。监管层必须在金融科技创新开放的理念下,支持金融科技的发展并引导制定、完善法律法规;同时,金融科技应为民营企业服务,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政府制定金融科技监管政策前应广泛听取法学专家、资深律师论证意见在实施过程中鼓励和提倡政府及金融机关、金融科技企业聘请法律顾问等,并提供全方位、全过程法律服务金融科技的发展、创新和监督离不开法律的保驾护航,法学界律师界要积极服务实体经济和金融科技创新及监管的需求,防范金融科技法律风险。

我的汇报完了,谢谢大家




在线客服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9:00-17:00
 联系方式
客服热线:021-63858668
邮箱:lxh@lxh-lawfirm.com
会员登录
登录
留言
回到顶部